高考加分調整關鍵在於堵住不公的漏洞
  □ 本報評論員 李杏
  2014年高考在即,截至目前,已有31個省份正式出台高考新政。其中,各地的加分政策變化引起人們關註。有媒體盤點發現,調整主要集中在體育、奧賽等縮減項目及降低分值。與此同時,13個省份加分項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及見義勇為,北京、浙江、四川三省市甚至獎勵加20分。
  總體上看,在今年高考中,高考之外的加分口徑普遍在縮小。相比於以往名目種類繁雜的加分,新規的出台進一步壓縮了加分空間,理論上講,高考分數這一“乾貨”在考生升學成績中的比重將得到提高。那麼,在“高考”是相較之下更“硬”的考核方式這一語境下,這是否意味著高招會更加公平呢?
  要對此作出判斷,首先需要明確的是,討論具體哪個名目是否應該加分、加多少分,恐怕都不是關乎公平實質的要點。細看這些加分項目,諸如體育特長、奧賽獲獎、科技發明,以及見義勇為,其初衷都有對人才全面發展的鼓勵,並以分數的補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公平,這切合於現代教育的理念,質疑這些項目本身值不值得享受加分待遇,還不是矛盾的實質所在。
  真正讓人擔心的,其實是這些加分政策在實際操作中的公平與公正。從以往的媒體報道來看,任何名目的加分政策,無論出發點多麼好,卻都可能被扭曲濫用:在奧賽中作弊獲獎、由家長老師“捉刀”完成作品參加科學發明競賽、非體育特長學生謊報資格、藝術類考試藏“貓膩”……但凡有加分的口子,就少不了各種鑽空子,有的甚至大面積造假舞弊,風氣嚴重敗壞,令加分政策“聲名狼藉”,成為社會詬病的重災區。
  到底哪些學生享受到加分的好處呢?除了少部分真正符合加分政策的學生之外,更多獲得加分“照顧”的,或多或少都與權力和利益沾邊。追究這些案例不難發現,從教育系統內部,到不同系統之間的利益交換,甚至直接由金錢鋪路的各種“條子生”、“點招生”,在一些地方幾乎成了享盡各種高招優惠政策的主力軍。於是,高考加分淪為服務於少數權貴的利益輸送通道,一般學生只能“望洋興嘆”,造成極大不公。
  因此,無論是體育特長生項目的減少,還是部分地區下調奧賽加分分值,亦或是高達20分的思想品德加分,只要還有加分的空間,又缺乏嚴格的約束與監督,仍然難以擺脫少數人別有用心的上下打量。即使沒法再大刀闊斧地加上幾十分,但在“一分壓倒一片”的高考中,其效果照樣蔚為可觀,讓少部分學生得到不合理的競爭優勢,繼續享受特權。
  從這個意義上講,即使今年的加分“口徑”有所收縮,充其量只是一個制度漏洞的有限縮小,不公的程度或許有所減少,本質卻無變化。或許有的聲音認為,漏洞逐步縮小就是進步,但如果只在用技術手段緩解癥狀上做文章,卻不去關註實質,這就像是在對待腐敗問題上止步於“治標”一樣。加分作為一項實現公平的調節政策,為何在實踐中全然走形,反而加劇不公?這一漏洞該如何堵上,應該是未來高考改革的一大課題。  (原標題:高考加分調整關鍵在於堵住不公的漏洞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scejn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